我們經常能看到,切開的蘋果土豆很快會發黑、變成黃褐色,這是其中的酚類物質在作怪。紅薯中也含有這種物質,破碎后的淀粉漿中,酚類物質與蛋白質、果膠質、脂肪等混合在一起,會造成淀粉漿顏色發黃,不易過濾提取,導致紅薯干淀粉顏色灰暗,品質不純。
一.油粉是怎么形成的呢?
紅薯塊根中除了含有淀粉,還包括少量的蛋白質、纖維、脂肪、維生素及酚類物質,粉碎過濾后排出的薯渣帶走大量粗纖維,也濾掉了部分砂礫石子,但仍有一些細微分子顆粒無法被過濾設備分離去除,比如蛋白質、脂肪、果膠質、酚類物質、色素、灰塵雜質等和淀粉漿液混在一起就形成了油粉。
二.兩種去除油粉的方式,哪種比較好用?
1.沉淀池工藝:是傳統淀粉加工中較為常用的凈化分離方式。具體方法是將淀粉漿液集中存儲在方形的水泥池中或大型容器里,靜置沉淀12小時以上,脂肪、酚類物質、灰塵等低密度物質逐漸上浮,與沉在池底的淀粉漿形成明顯的分層,然后將上層析出的渾濁廢水排掉,留下的就是比較干凈的淀粉塊。弊端是耗時長、分離效果差、浪費水、隨意排污危害水體環境。
2.旋流站工藝:是一種專門用于分離油粉、果粉、果膠質的精制分離設備。利用離心力和不同物質的密度差,將各類物質快速分離,達到去除油粉果粉的目的。用時短、效率高,一分鐘完成12小時的工作量,更適合淀粉加工用戶使用。
原創文章不易,保護知識產權
轉載、挪用或搬運請注明出處
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