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還有誰不知道,木薯、甘薯、馬鈴薯都是舶來品?它們被稱作“世界三大薯”都來自南美洲,只是傳入我國的時間不太一樣。
木薯在19世紀初傳入我國廣東地區,目前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均有種植,是非洲熱帶國家的主要口糧,也被譽為“淀粉之王”?,F在是我國第二大熱帶作物,主要種植在廣西、云南、海南等地,木薯產量占全國的65%以上,我國80%加工木薯淀粉的企業大多集中在廣西。
甘薯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紅薯,在16世紀中葉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。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產國,在我國擁有廣闊的種植面積,大概在8000萬畝左右,占世界甘薯種植面積的60%。
馬鈴薯是我國第四大主糧,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,種植面積高達9000萬畝,年產1億多噸,是全球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國家。
三大薯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淀粉作物,在淀粉加工應用市場中有著較大懸殊,直接體現在價格和品質差異上。
馬鈴薯淀粉品質優良,價格也最貴,均價在6600元/噸,紅薯淀粉均價在6300元/噸,木薯淀粉均價3800元/噸,玉米淀粉均價3300元/噸。
1. 大顆粒性。馬鈴薯淀粉粒徑一般為35-105微米,在已知薯類淀粉粒徑中是最大的。
2. 低糊化溫度性。木薯淀粉糊化溫度為65°C,甘薯淀粉糊化溫度為80°C,馬鈴薯淀粉糊化溫度為64°C,玉米淀粉糊化溫度為72°C。
3. 高度潔白。白度也能反映淀粉品質,馬鈴薯淀粉顏色潔白,白度達到95以上;甘薯淀粉白度在75-90之間;木薯淀粉為白色。
4. 高黏度性。木薯淀粉黏度有500BU,馬鈴薯淀粉黏度高達1500BU。
5. 高透明度性。馬鈴薯淀粉顆粒大,結構松散,加入熱水后能夠完全膨脹、糊化,從而變得透明。
6. 強吸水性。淀粉都具有吸水能力,且隨溫度高低產生明顯變化。馬鈴薯淀粉吸水能力最強,可吸收比其自身質量多398倍-598倍的水分。
文章來源:頭條原創作者-薯界風云【張煜】,侵聯刪